欢迎访问重庆江西商会官方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土人情 > 江西风土人情 > 兴国山歌与客家跳觋的风俗
   

风土人情


最新公告
  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缴纳2021年度会费的通知
  重庆市江西商会关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
  关于延期举行重庆市江西商会2021年会的通知
  “防控疫情,党员先行”——重庆市江西商会党支部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倡议书
  重庆市江西商会财务情况公告
   热烈祝贺我会荣获“抗击疫情 赣商在行动”最美商会等荣誉称号
  最新国内各省市及国外江西商会会长名录
联系我们
电话:023-67510033
传真:023-67510790
邮箱:cqjxsh@163.com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松石大道506号金秋家园6幢3单元1-1(临时)

兴国山歌与客家跳觋的风俗
发布时间:2011-11-12 00:00:00  阅读:2539次
  兴国山歌与客家跳觋的风俗江西风土人情网
   兴国,是客家主要聚居地之一,兴国的客家文化十分丰富,其中兴国山歌和兴国的跳觋风俗流传最为广泛。笔者在兴国山歌剧团工作多年,从学习兴国山歌的角度,对兴国山歌与兴国的跳觋风俗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调查,现对其二者的关系发表一管之见,与专家和读者磋商。

    兴国山歌同其他形式的民歌一样,来源于劳动,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山歌是山野之歌,越是山高林密的地方,山歌越是风行。古代兴国苍山如海,森林密布,有着得天独厚的对歌自然环境。相传秦始皇时期,有大批“木客”在兴国崇山峻岭中伐木,于是伐木歌起,山鸣谷应。可惜,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山歌属山野俚语,不登大雅之堂,没有留下文字记载。

    跳觋相传为西汉茅盈三兄弟(俗称茅山道士)研究而成雏形并逐步在中原大地流行,后随着中原汉民南迁,客家先民们也把这一风俗带到闽西一带。跳觋风俗传至闽西以后,在福建省古田临水宫陈家庄又有陈奶娘、林奶娘、李奶娘将这一风俗进一步完善,后又由福建传至兴国。

    姓有族谱,觋有觋谱,跳觋的师派据说与道士相同,他们的师派是:“守道明仁德,传真复太和。志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冲汉通元韫,高弘鼎大罗。武当俞兴振,福海起洪波。”现兴国莲塘的觋公师傅从天师立派算起,已是第二十三代传人。遗憾的是觋谱已多年失传,现已无法找到了。

   “跳觋”本来是一种祈告攘凶的迷信活动,有它一套完整的独特程式,如装坛、请神、札灶、开角、取水、接师、行罡、上文表、祭将、斩煞、藏禁、送神等。这些程式非常枯燥无味,为吸引观众,便往往在正规程式之外增加一些载歌载舞式的娱乐活动——首先是把深受群众喜爱的兴国山歌融会到跳觋活动中去,充分运用兴国山歌即兴而歌,风格多样,形式灵活的特点,在不同的场合,不同地点进行即兴性口头创作,以取悦观众,并慢慢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风格,用男扮女装的方式,演唱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使这一单调的祈福禳灾、降妖驱鬼的民俗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跳觋这一古老的歌舞活动竟成了寻找兴国山歌最原始形式的唯一途径。

    跳觋活动到了兴国,兴国山歌又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兴国特色。由于觋公师傅除掌握一整

 
上一篇:奉新济美牌坊
下一篇:崇义上堡梯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松石大道506号金秋家园6幢3单元1-1(临时)
 电话:023-67510033 传真:023-67510790 邮箱:cqjxsh@163.com 邮编:400015
Copyright © 2014-2020 重庆市江西商会
渝ICP备20003352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704号